【仙吕】点绛唇 丰稔年华,

【仙吕】点绛唇 丰稔年华,朗读

丰稔年华,酒旗斜插。茅檐下,小桥流水人家,一带山如画。

【混江龙】桔槔闲挂,呼童汲水旋烹茶。柔桑荏苒,古柏槎牙。雾锁草桥三四横,烟笼茅舍数十家。岗盘曲畎兜答,莺迁乔木丘篆。一个鸥鹭水面,雁落平沙。喧檐宿雀。啼树栖鸦。柴扉吠犬,鼓吹鸣蛙。依家鹦鹉洲,不入麒麟画。百姓每讴歌鼓腹,一弄儿笑语喧哗。

【油葫芦】刚儿一百个儿童刀刀厥厥的耍,更那堪景物佳。一个将尧民歌乱唱的令儿差,一个匹彪扑冬冬擂鼓无高下,一个支周知挣羌管吹难收煞。一个水盆里击着料瓜,一个拖床上拍着布瓦。一个一张锨舞得了千斤乍,一个学舞斗虾蟆。

【天下乐】一个道一阵黄风一阵沙,一个天生丑势煞,一个无店三碌轴上闲坐衙。一个将斤斗番,一个将背抛打,一个响扑儿学咯牙。

【那吒令】一个向瓜田里坐树乱扯,一个向枣树上胡彪乱打,一个向古墓上番砖弄瓦。一个扯着衣衫,一个揪住棍把,一个播土扬沙。

【鹊踏枝】一个眼麻花,一个手支沙,一个浅水涡里摸鳖捞虾。一个见麒麟打煞,一个舞着唱着匾担禾叉。

【寄生草】一个擎着山鹧,一个架着老鸦。一个向柳阴中笑把人头画。一个向桑园里学揭龟儿卦,一个向墙匡里引的芒郎骂。一个灰驴大闹麦场头,一个踏竹马偃卧在葫芦架。

【金盏儿】一个叫丫丫,一个笑呷呷。一个欸斜混倒上树千般耍,一个山声野调学唱搅筝琶。一个斗巨子抢了嘴问,一个竖直立的磕了门牙。一个无人处寻豆角,一个背地里咽生瓜。

【村里迓鼓】一个放顽撒泼,一个唱歌厮骂。一个村村捧捧牛撒橛乔画,一个狗打肝腌臜相欠欠答答。一个弹的捹,一个舞的虾,一个唱的哑,一个水底浑如纳瓜。

【元和令】一个舞乔捉蛇呆木答,一个舞屎裹蛆的法刀把,一个跳百索攧背儿仰剌叉。一个一个儿窝的眼又瞎,一个将纸鸦儿放起盼的人眼睛花,一个递撇牛的没乱杀。

【上马娇】一个村,一个又沙,一个丑嘴脸特胡沙。一个将花桑树纽捏搬调话,-个打和的差,一个不剌着簸箕拨琵琶。

【胜葫芦】一个恐惊林外野人家,一个道休厮闹,一个道嗟牙。一个赛牛王香纸方烧罢,一个将磁瓯瓦钵。一个不门清光滑辣,一个没鼻子喃浑酉圭。

【后庭花】一个掬蝙蝠踏破瓦,一个竖牵牛扯了尾拔。一个摸鹁鸽掀番盖,一个打班鸠的击碎石军。一个岸边打滑擦,一个头尖眼大。一个莎岗上扑马扎,一个游泥蚌蛤蟆。一个柳堤边钓水扎,一个沙湍上烧黄鳝。一个膊项上瘿疙疸,一个唇缺丑势煞,一个靡目廉的特剌查。一个做生活的不颗恰,一个觅虱子头上掐。一个编蒲笠特抹答,一个鞭牛叱咤。

【青哥儿】一个牛斤,一个谎诈,一个光答答又无头发。一个蒙松雨里种芝麻。一个兜答,一个奸滑。一个交加,一个皱查。这一坐乔民闹交加,定害的爷娘骂。

【尾】一个潜立在晚风前,一个暗约在斜阳下。一个见厮抵拽着捧打,一个恋汀洲蓼岸芦花。一个映着蒹葭,一个收拾钓罢鱼舟差。一个笑指疏篱噪晚鸦,一个将绿蓑斜挂,一个倒骑牛背入烟霞。

王大学士

王大学士即元代集贤大学士王约〔公元1252至1333年〕字彦博,号豫斋,赠文定公,亦称大梁王文定公。生于元宪宗二年,卒于文宗至顺四年,年八十二岁。祖父王通为汴京三槐堂之后,宋末避乱迁真定(今河北正定)。王约性颖悟,风格不凡,尝从魏初游博览经史,工文辞。至元十三年,(公元一二七六年)翰林学士王盘荐为从事,累拜监察御史。 ...

王大学士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楔子

(冲末扮番王引部落上,诗云)毡帐秋风迷宿草,穹庐夜月听悲笳。控弦百万为君长,款塞称藩属汉家。某乃呼韩耶单于是也。若论俺家世,久居朔漠,独霸北方,以射猎为生,攻伐为事。大王曾避俺东徙,魏绛曾怕俺讲和。獯鬻犭严狁,逐代易名:单于可汗,随时称号。当秦汉交兵之时,中原有事,俺国强盛,有控弦甲士百万。俺祖公冒顿单于,围汉高帝于白登七日,用娄敬之谋,两国讲和,以公主嫁俺国中。至惠帝、吕后以来,每代必循故事,以宗女归俺番家。宣帝之世,我众兄弟争立不定,国势稍弱。今众部落立我为呼韩耶单于,实是汉朝外甥。我有甲士十万,南移近塞,称藩汉室。昨曾遣使进贡,欲请公主,未知汉帝肯寻盟约否?今日天高气爽,众头目每,向沙堤射猎一番,多少是好!正是:番家无产业,弓矢是生涯。(下)(净扮毛延寿上,诗云)为人雕心雁爪,做事欺大压小。全凭谄佞奸贪,一生受用不了。某非别人,毛延寿的便是。现在汉朝驾下,为中大夫之职。因我百般巧诈,一味谄谀,哄的皇帝老头儿十分欢喜,言听计从。朝里朝外,那一个不怕我,那一个不敬我?我又学的一个法儿,只是教皇帝少见儒臣,多昵女色,我这宠幸才得牢固。道尤末了,圣驾早上。(正末扮汉元帝引内官、宫女上,诗云)嗣传十叶继炎刘,独掌乾坤四百州。边塞久盟和议策,从今高枕已无忧。某汉元帝是也。俺祖高皇帝,奋布衣,起丰沛,灭秦屠项,挣下这等基业。传到朕躬,已是十代。自朕嗣位以来,四海晏然,八方宁静。非朕躬有德,皆赖众文武扶持。自先帝晏驾之后,宫女尽放出宫去了。今后宫寂寞,如何是好!(毛延寿云)陛下,田舍翁多收十斛麦,尚欲易妇,况陛下贵为天子,富有四海。合无遣官遍行天下,选择室女。不分王侯宰相、军民人家,但要十五以上,二十以下者,容貌端正,尽选将来,以充后宫,有何不可?(驾云)卿说的是。就加卿为选择使,赍领诏书一通,遍行天下刷选。将选中者各图形一轴送来,朕按图临幸。待卿成功回时,别有区处。(唱)

()

第一折

(冲末王安石上,诗云)黄卷青灯一腐儒。九经三史腹中居。《学而》第一须当记,养子休教不看书。小生姓王名安石,字介甫,金陵建康人氏,官拜参政之职。今因苏子瞻乃眉州眉山县人也,乃苏老泉之子,弟曰子由,妹曰子美。苏轼与某同在帝学读书,今应过举,官拜端明殿大学士。小官家中安排筵宴,管待子瞻,令人请去。子瞻见仆腰插一扇,上有诗一联。东坡因取玩之,知小官所作:“庭前昨夜西风起,吹落黄花满地金。“东坡看毕后,续两句成其一绝。他道:“秋花不比春花谢,说与诗人仔细吟。“此人不知黄州菊花谢。今夜晚间,安排筵席,请秦少游、贺方回,与苏东坡庆端明殿大学士。为何夜间排设筵席?因俺夫人闻知苏轼胸怀锦绣,口吐珠玑,有贯世之才,未曾得遇。就今晚筵间,出家乐女子数人,内藏着夫人,与众女子一般梳妆,必要见苏轼之面,有何难哉!令人请学士去了,这早晚敢待来也。(外扮秦少游上,诗云)龙楼风阁九重城,新筑沙堤宰相行。我贵我荣君莫羡,十年前是一书生。小官姓秦名观,字少游。自元祐初举贤良方正,东坡荐于朝,除小官太学博士。今因子瞻宫拜端明殿大学士,有王安石今晚安排筵宴,请俺众官与东坡贺职,小官须索走一遭去。可早来到也。左右人报复去,道有秦观在于门首。(祗侯报科,云)大人,有少游大人下马也。(王云)道有请。(祗云)理会的。大人有请。(见科,秦云)相公早间令人来请,不敢有违,即便赴宴。(王云)相公,因苏子瞻官拜端明殿大学士,小官今夜排设一宴,蔬食薄味,特请众位相公,贺端明殿学士之职也。(秦云)量小官有何德能,着相公如此重意。(王云)蔬食薄味,无甚管待,相公请坐。左右门首看者,若有学士来,报复我知道。(祗云)理会的。(外扮贺方回上,诗云)声名德化九天闻,良夜家家不闭门。雨后有人耕绿野,月明无犬吠荒村。小官贺方回是也。今苏子瞻官拜端明殿大学士之职,有王安石今晚安排筵宴,请俺众官与子瞻贺学士之职,今早间令人来请,小官须索走一遭去。可早来到也。左右人报复去,道有贺方回来了也。(祗云)理会的。相公,有贺方回相公来了也。(王云)道有请。(见科,贺云)相公早间令人来请,小官不敢有违也。(王云)今因子瞻拜为端明殿大学士之职,小官略排小酌,请众位相公为伴客。蔬食薄味,相公请坐。(秦云)相公,再有何人?(王云)别无他客,则有子瞻学士。早间令人请去,敢待来也。(正末扮苏东坡上,云)某姓苏名轼,字子瞻,道号东坡,乃西川眉州人也。幼习儒业,游学至京师。逢一友人,姓王名安石,字介甫,

()

远寄

粘花惹草心,招揽风流事,都不似今日个这娇姿。伶变知音,雅有林泉志。合欢连理枝,两意相投,美满夫妻相似。

()

四时闺怨

()

楔子

(老旦、卜儿、同正旦王月英领梅香上,诗云),生男勿喜女勿悲,曾闻有女作门楣。世人谁解求凰曲,拈得琼箫莫浪吹。老身姓李,嫁的夫主姓王。自夫主亡化过了,俺两口儿守着胭脂铺,过其日月。女孩儿小字月英,年长一十八岁,未曾许聘他人。老身为此一件,忧心不下。今日姑姑家做好事。差人请我。梅香,你和姐姐在铺儿里坐,我往姑姑家里走一遭去也。(下)(正旦云)母亲去了。这早晚怎不见人买胭脂那?(梅香云)姐姐,早些儿哩,再一会儿敢有人来也。(末扮郭华土,诗云)一自离家赴选场,命中无分面君王。方信文齐福不至,锦衣何日早还乡。小生姓郭名华,字君实,本贯西京洛阳人也。年长二十三岁,未曾娶妻。俺父亲讳郭茂,母亲亡逝已过,止有小生一人,并无以次弟妹。祖上以来,皆习儒业。因小生学成满腹文章,更兼仪表不俗,今年春榜动,选场开,奉父母严命,特来上朝应举。自谓状元探手可得,岂知时运不济,榜上无名。屡次束装而回,却又担阁。人都道我落第无颜,羞归乡里,那知就中自有缘故。这相国寺西有座胭脂铺儿,一个小娘子生得十分娇色。与小生眼去眉来,大有顾盼之意。我每推买胭脂粉,觑他一遭。争奈他母亲常在铺里,不能勾说句话儿。小生今日再推买胭脂去,看他母亲在铺儿里也不在。若是不在呵,小生与那小娘子说句知心的话,有何不可。(做见正旦,云)小娘子祗揖。有胭脂粉,我买几两呢。(正旦云)秀才万福。有、有、有,好个聪俊的秀才也!梅香,取上好的胭脂粉来,打发这秀才咱。梅香,待我去问他,你买这胭脂是做人事送人的,还是自己要用的?(郭华云)你问我怎么?(梅香云)你若自用,我取上等的与你;若送人,只消中样也够了。(郭华云)你不要管我,只把上好的拿来,我还要拣哩。(正旦唱)

()

第一折

(冲末扮太白星官引青衣童子上,云)吾乃上界太白金星是也。奉上帝敕命,遣临下界,纠察人间善恶。有天台山桃源洞二仙子,系是紫霄玉女,只为凡心偶动,降谪尘寰。又见天台县刘晨、阮肇,此二人素有仙风道骨,向因晋室衰颓,奸谗窃柄,甘分山林之下,修真练药,以度春秋。今日必上天台山采药,不免将白云一道,迷其归路。却化一樵夫,指引他到那桃源洞去,与二仙子相见,成其良缘,多少是好。但可惜刘、阮二人尘缘未断,终有思归之心,那时节我再度他,未为晚也。正是平空舒出拿云手,指引山中采药人。(下)(正末扮刘晨,外扮阮肇,各带砌末上,云)某姓刘名晨,这位兄弟姓阮名肇,俱系天台县人氏。幼攻诗书,长同志趣。因见奸佞当朝,天下将乱,以此潜形林壑之间,无志功名之会。现在天台山下,盖一所茅庵,与兄弟修行办道。岂不闻圣人之言:天下有道则见,无道则隐,倒大来达时务也呵!(唱)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