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仙吕】寄生草 闲评

【仙吕】寄生草 闲评朗读

问什么虚名利,管什么闲是非。想着他击珊瑚列锦帐石崇势,则不如卸罗

衤阑纳象简张良退,学取他枕清风铺明月陈抟睡。看了那吴山青似越山青,不如

今朝醉了明朝醉。

  争闲气,使见识。赤壁山正中周郎计,乌江岸枉使重瞳力,马嵬坡空酒明皇

泪。前人勋业后人看,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。

  人百岁,七十稀。想着他罗裙地宫腰细,花钿渍粉秋波媚,金钗敲枕乌云

坠。暮年翻忆少年游,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。 春

  清明节,三月初。彩绳高挂垂杨树,罗裙低拂柳梢露,引王孙走马章台路。

东君回首武陵溪,桃花乱落如红雨。 夏

  闲庭院,靠绿波。榴花烂熳如吐火,绿杨影里蝉声和,碧纱厨里佳人卧。

薰风楼阁夕阳斜,采莲谁驾兰舟过。 秋

  枯荷底,宿鹭丝。玉簪香惹胡蝶翅,长空雁写斜行字,御沟红叶题传示。东

篱陶令酒初醒,西风了却黄花事。 冬

  彤云布,瑞雪飞。乱飘僧舍茶烟湿,寒欺酒价增添贵,袁安紧把柴门闭。暗

香浮动月黄昏,梅花漏世春消息。

  花影儿来来往往纱窗外,光皎洁明明朗朗月正斜。金炉中氤氤氲氲香烬烟消

灭,银台上昏昏惨惨忽地灯花谢。冷清清孤孤另另怎生捱今夜,小梅香俄俄延延

待把角门关。不剌,谎敲才更深夜静须有个来时节。

  他生的颜如玉,他生的脸衬霞。他生的腰肢一捻堪描画,朱唇一点些娘大,

金莲半折凌波袜。他生的庞儿丰韵可人憎。不剌,你眉儿淡了教谁画!

  动不动人前骂,动不动脸上抓。一千般做小伏低下,但言便索和咱罢,提着

罢字儿奚落的人来怕。你这忘恩失义俏冤家。不剌,你眉儿淡了教谁画!

  有几句知心话,本待要诉与他。对神前剪下青丝发,背爷娘暗约在湖山下,

冷清清湿透凌波袜。恰相逢和我意儿差。不剌,你不来时还我香罗帕。

  宽了他罗裙带,淡了他桃杏腮。翠巍巍两叶眉儿窄,困腾腾每日逐朝害,闷

厌厌使我愁无奈。前生想是负亏他,今生还了你相思债。

  害的是相思病,灵丹药怎地医?害的珊瑚枕上丁香寐,害的是鸾凰被里鸳鸯

会,害的是鲛绡帐里成憔悴。害的是敲是才相见又别离,害的是神前共设山盟誓。 情叙

  恰才个读书罢,窗儿外谁唤咱?原来是娇娃独立花阴下,露苍苔湿透凌波袜,

靠前来叙说昨宵话。我与你金杯打就凤凰钗,你与我银丝拈做香罗帕。 遇美

  猛见他朱帘下过,引的人没乱煞。少一枝杨柳瓶中插,少一串数珠胸前挂,

少一个化生儿立在傍壁下。人道是章台路柳出墙花,我猜做灵山会上活菩萨

猜你喜欢

第一出家门

【临江仙】(末上)一段新奇真故事,须教两极驰名。三千今古腹中存,开言惊四座,打动五灵神。六府齐才并七步,八方豪气凌云,歌声遏住九霄云。十分全会者,少不得仁义礼先行。〔问答照常〕。

()

张协状元

题目

()

楔子

(冲末扮陈季卿上,诗云)惭愧微名落礼闱,飘零不异燕孤飞。连天大厦无栖处,来岁如今归未归。小生姓陈,双名季卿,武林余杭人氏。幼习儒业,颇有文名,只因时运未通,应举不第,流落不能归家。况值暮冬天道,雨雪虽霁,寒威转添,似小生这等举目无亲,怎免饥寒之叹。(做叹科,云)嗨,我陈季卿好命薄也!我想起来那终南山青龙寺,有个惠安长老,他与小生同乡,甚是交好。他曾屡次寄书,约我到寺中相会,或者他肯济助我,也未见得。则索向终南山投谒惠安长老,走一遭去来。(下)(外扮杰郎惠安领丑行童上,诗云)明心不把幽花拈,见性何须贝叶传。日出冰消原是水,回光月落不离天。贫僧乃终南山青龙寺惠安和尚是也。原籍余杭人氏,自幼攻习儒业,中年落发为僧。偶因游方到此终南山青龙寺,悦其山水,遂留做此寺住挣。贫僧有一同窗故友,叫做陈季卿。此人饱谙经史,贯串百家,真有经夭纬地之才,吸露凌云之手。只为功名未遂,一时流落,不能归家。贫僧也曾屡次寄书,请他到来寺中相会,并无一字回我。行者,你到山门前望去,倘那陈解元来时,快报我知道。(行童云)理会的。(陈季卿上,诗云)才离紫陌上,便入白云中。可蚤来到青龙寺门首也。小和尚,你惠安长老在家麽?(行童云)呸!你也睁开驴眼看看,我这等长的和尚,还教做小和尚?全不知些礼体!我看起来,你穿着这破不刺的旧衣,擎着这黄甘甘的瘦脸,必是来投托俺家师父的,却怎麽这等傲气。(陈季卿云)嗨,小生好背时也。(做揖科,云)小师父恕罪!烦报你惠安长老,道有故人陈季卿特来相访。(行童云)你这先生,这才是句说话。怪不得自古以来,儒门和俺两家做对头的。罢罢罢,你站在一边,我替你报复去。(做报科,云)且住,待我斗这秃厮耍子。(做入见科,云)师父,外面有个故人,自称耳东禾子即夕,特来相访。(惠安云)这厮胡说!世上那有这等姓名的人。(行童云)你这老秃厮,你还要悟佛法哩,则会在看经处偷眼儿瞧人家老婆。(惠安云)这厮敢风魔了,再出去问明白了来说。(行童云)甚么不明白?是耳东末子即夕特来相访。(惠安云)我不省的。(行童云)你请出师父娘来,他便知道。(惠安云)口退!(行童云)我说与你,这个叫做折白道字:耳东是个陈字,末子是个季字,即夕是个卿字,却不是你的故人陈季卿来了也。(惠安云)快请进来。(行童出见科,云)陈先生,恰才俺师父再四不肯认你,亏我一顿老秃厮骂的肯了,如今请你哩。(陈季卿做入见科,云)小生数年光景,有失拜谒。(惠安云)贫僧久知仁兄文场不利,累次寄书相请,今日

()

楔子

(冲末扮孛老同搽旦、卜儿、净苏大、大旦、二旦上)(孛老云)钱会说话,米会摇摆。无米无钱,失光落彩。老汉苏大公的便是。我在这苏家庄居住,嫡亲的六口儿家属。婆婆李氏,有两个孩儿。大的孩儿是苏梨,第二的孩儿是苏秦,有两房媳妇儿。那苏秦孩儿不肯做庄农人家生活,逐朝每日,则是要读书写字。他拜义了个哥哥,姓张名仪。他两个同堂学业,转笔抄书。他班今待要上朝进取功名去。苏梨,唤你两个兄弟出末。(苏大云)两个兄弟,父亲呼唤。(正末扮苏秦同张仪止)(正末诗云)三尺龙泉万卷书,老天生我竟何如。山东宰相山西将,彼丈夫兮我丈夫。小生姓苏名秦,字季子。这位哥哥是张仪,幼年间父母双亡,流落在我苏家庄上,和俺两个自幼凄书。学成满腹文章,争奈功名未遂。如今七国纷争,正当招贤之际,小生待要进取功名去,不知张仪哥哥,你意下如何?(张仪云)兄弟说的是。咱两个到于苹堂,辞别了父母,便索长行也。(见苏大科)(苏大云)两个兄弟,您来了也。等我报复去。(见孛老科,云)父亲,两个兄弟来了也。(孛老云)着他过来。(苏大云)两个兄弟,您见父亲去。(正末同张仪见孛老科,云)父亲、母亲拜揖。(孛老云)孩儿免礼。(张仪云)父亲呼唤两个,有何分付?(正末云)父亲、母亲,如今七国争雄,都下招贤之榜。您孩儿禀过父亲,母亲,待和哥哥同去应举,那时节若得一官半职。回来改换家门,可不好那?(孛老云)张仪、苏秦,你两个近前来。孩儿也,俺是庄农人家,一了说,若要富,土里做;若要饶,土里刨。依着我,你两个休去,则不如做庄农的好。(卜儿云)老的也,既然他两个要去,等他自措盘缠求官去来,省的在我耳朵根边,终日"子日子曰",伊哩乌芦的这般闹炒。倒也净办。(孛老云)婆婆,你也说的是。便好道心去意难留,留下结冤仇。您既然要去,您两个早些去罢。(正末同张仪做拜科)(正末云)父亲、母亲,您孩儿若得了官呵,父亲是老评事,母亲便是老夫人,哥哥便是大宫人,嫂嫂便是大夫人,我媳妇便是夫人县君也。(苏大云)兄弟,既今日夸了大口,俺一家儿都指望着你哩。(孛老云)我记着。你若得了官呵,我便是老评事,你母亲是老夫人,哥哥是大官人,嫂嫂是大夫人,你媳妇儿是夫人县君。你可着志者。(正末云)父亲,您孩儿留下四句诗,表我志气咱。(诗云)三寸舌为安国剑,五言诗作上天梯。青云有路终须到,金榜无名誓不归。父亲、母亲,您则放心也。(唱)

()

楔子

(冲末扮张珪同老旦夫人引净张千上,云)小官姓张名珪,字庭玉,东京人氏,叨中进士,除授广东潮阳县县丞。嫡亲的三口儿家属,夫人赵氏,孩儿张道南,此子广览经书,精通文史,众人皆许他卿相之器,此吾家积德所致也。俺此处知县徐端,也是东京人氏,他有一女,小名碧桃,曾许俺孩儿为妻,至今不曾婚聘。夫人,明日是三月十五日,我待请亲家来庆赏牡丹,你意下如何?(夫人云)相公,你主的是。(张珪云)既然如此,张千,你请徐亲家去。只等许允,早来回话。(张千云)理会的。(下)(张珪云)张千去了,夫人,俺和你须索躬亲治具,休得简慢者。(诗云)同官异地惜春残,治酒相邀赏牡丹,何必沉香亭子比,更教倾国倚阑干。(下)(外扮徐端同贴旦夫人引丑李万上,诗云)一作潮阳令,俄惊数载过。大都秋雁少,只是夜猿多。僻地逢迎简,南天瘴万和。圣思饶雨露,慎勿叹嗟跎。小官姓徐名端,宇章甫,东京人氏,小官自幼登科,曾为钱塘簿。今升广东潮阳县知县。嫡亲的四口儿家属,夫人李氏,生有两个女孩,大的女孩儿唤作碧桃,今年一十八岁,小的女孩儿唤做玉兰,年一十五岁,有此处县丞张珪,也是东京人氏,他有一子,唤做道南,年方二十岁。那孩儿好生聪俊,觑着他那内才外才,久已后必然发迹。一来张珪与小官同乡,二来又是同任,以此将我大的女孩儿许了张道南为妻。虽然定了盟约,尚未就亲。今日无甚事,李万门道觑者,有甚么人来,报复我知道。(李万云)理会的。(张千上,云)自家张千。奉相公的命,请徐亲家去。门上的报复去,道有张亲家差人下请书哩。(李万做报,云)报的相公得知,有张亲家遣张千来下请书,在于门首。(徐端云)着他过来。(张千做入科)(徐端云)张千,此一来有何事?(张千云)小人奉相公的严命,时过春景,牡丹盛开,专请相公和夫人赏玩。(徐端云)量俺有何德能,烦亲家如此费心。夫人,我待辞了这酒,你意下如何?(夫人云)既然是亲家专意来请,如何辞的?咱和你同赏牡丹去走一遭。(徐端云)既是夫人要赏牡丹,便去吃酒,亦无妨碍。张千你先回去,俺与夫人随后来也。(张千云)小人就去回话。(下)(徐端云)分付嬷嬷和梅香,绣房中好生服待两个小姐,我与夫人去赏牡丹便回来也。(同下)(正旦扮碧桃领梅香上,云)妾身是徐知县的女儿,小名碧桃,年长一十八岁,俺爹爹将我配与张县丞的孩儿张道南为妻。今日爹娘到俺公婆家赏牡丹去了,妹子玉兰在绣房中做女工生活。梅香,咱后花园中散心去来。(梅香云)姐姐要耍去,怕相公知道,可不打梅香也。(正旦云)我与你略去看

()

楔子

(外扮郑府尹引末郑元和、张千上,诗云)几年政绩远相闻,采得民谣报使君。雨后有人耕绿野,月明无犬吠黄昏。老夫姓郑名公弼,荥阳人也,自登进士,久著政声,官授洛阳府尹。所生一子,叫做郑元和,今年二十一岁了,从幼儿教他读书,颇颇有些学问,来年春榜动,选场开,须着元和孩儿取应去,博的一举及第,也与老夫增多少光彩。张千,你可收拾琴剑书箱,伏侍大相公去走一遭。(张千云)理会得。(郑府尹云)孩儿,如今是夏间天道,你有甚气概诗,做一首来,与我听咱。(末云)父亲,你孩儿诗有了。(诗云)万丈龙门则一跳,青霄有路终须到。去时荷叶小如钱,回来必定莲花落。(郑府尹云)前面两句尽有些气概,后面两句也还不见怎的。孩儿,自来功名之事,前程万里,全要各人自去努力。若但因循懒惰,一年春尽一年春,有甚么程期在那里!孩儿,此一去只愿你着志者。(末云)父亲放心,则今日孩儿拜辞了父亲,便索长行也。(做拜别科,唱)

()